欢迎您访问qy球友会(大中华区)官方网站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020-123456789
  • 产品
  • 文章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2024最新网址

【百度网盘】中国农业博物馆里的丰收节:一群孩子演戏剧、话桑麻 —

来源:qy球友会(大中华区)官方网站  更新时间:2024-09-23 16:30:40


六年级男孩在脸上画了一圈胡子,中国穿着布衫,农业手里握着小麦道具,博物佝偻着腰,馆里在舞台上用京剧戏腔讲述了小麦是收节桑麻如何变成人们饭碗里的食物的。台下有数百名观众,群孩百度网盘发出喝彩声。演戏

 

今年9月22日,剧话农历秋分,中国是农业我国第七个“农民丰收节”。中国农业博物馆以“丰年笑语话农耕”为主题举办了专场活动,博物涵盖科普戏剧展演、馆里节气优秀作品展、收节桑麻农事体验互动等多个方面。群孩天眼查有趣的演戏是,很多活动的主角是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


9月22日,中国农业博物馆里,孩子们表演戏剧展示农业丰收。记者 赵利新 摄

 

在博物馆里演戏

 

早在9月18日,中国农业博物馆就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以“丰年笑语话农耕”为主题的丰收节活动预告。活动分为“颂丰收-科普戏剧展演”“喜丰收-互动展示”“品丰收-农耕民俗体验”“赏丰收-节气文化作品展示”四个板块。

 

9月22日上午10点,博物馆里一处露天舞台前围满了游客,多是孩子和家长。来自呼家楼中心小学六年级的15个学生,表演了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虎扑原创剧目《悯食记》。故事讲述了爷爷为浪费食物的孙子科普粮食来之不易的故事。全剧融入了戏曲表演形式。

 

据介绍,《悯食记》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与学校“跨界”融合的一次尝试。本剧立足农业科普题材创作,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带领呼家楼中心小学学生联合编创,邀请农业专家进行内容指导、戏曲专业老师进行艺术指导。另外,中国农业博物馆老师和呼家楼中心小学学生每周固定在校内小剧场进行排练,共计开展了15次排练。

 

班主任张洁说,排练断断续续持续了半年,在授课中,孩子们通过形体训练、气息练习、表演游戏、戏曲入门、语言节奏、动植物模仿、科普剧排练等系统学习,学到了中国戏曲表演知识和农耕文化。比如,原先班里很多孩子分不清麦子和水稻,在这次活动中,他们知道了小麦的形态和种植历史。


中国农业博物馆里的水稻。记者 赵利新 摄

 

表演完戏剧的孩子,一走下舞台,就相互分享舞台感受。扮演“爷爷”的同学说,他从小在城市里长大,此前对农业了解不多,但通过这回戏剧表演,知道了一些农业知识。他很高兴,舞台下很多小朋友看演出很入神,他自己站在舞台上,发现自己也成为了一个传播农耕文化的科普者。

 

体验将玉米磨成面

 

中国农业博物馆2号馆展示了各种传统农具。许多孩子在浏览完展厅里的农具后,就去旁边的小广场体验玉米脱粒机和石磨的使用。本来体验活动是在中午12点结束,但因为想参与推磨的孩子太多,活动又往后延了半个小时。


孩子们在簸箕上画画。记者 赵利新 摄

 

志愿者徐冬梅负责给孩子们讲解推磨。一上午时间,不断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排队体验推磨。每新来一个孩子,她都要将磨盘用法和注意事项讲解一遍:要将脱粒的玉米放进磨盘上的小孔里,然后逆时针转动,最好是保持匀速转动;另外,注意不要把另一只手放在磨盘边上,小心挤着手;最后再用小扫帚将磨碎的玉米扫进簸箕里,这些玉米不要丢了,可以用来喂鸟或喂鱼。


徐冬梅向孩子们讲解推磨。记者 赵利新 摄

 

“最后才磨成这么一点面啊。”一些孩子嘟哝道。他们发现,一小筐玉米穗被磨完后,最终玉米面只有一小捧,大部分仍是玉米碎渣。徐冬梅告诉他们,传统社会获取食物的难度很大,种地全靠人力,再将种出的粮食磨成面,也很耗费工夫。


家长带着孩子参观丰收节活动。记者 赵利新 摄

 

一些孩子问磨盘的原理是什么,徐冬梅介绍,基本原理就是两个磨盘产生摩擦,将食物颗粒碾成粉状。她说,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关于农具的展厅里,有关于石磨发展的介绍。西汉时的石磨磨齿是窝点状的。到了东汉,石磨磨齿就成为了斜线状,一直沿用到近现代。斜线状磨齿要比窝点状磨齿更为科学,它能将粮食颗粒磨得更为细小。一些家长听完徐冬梅介绍后,就带着自家孩子又参观了一遍展厅。


家长带着孩子参观2号馆里的展厅。记者 赵利新 摄

 

此外,中国农业博物馆在本次丰收节活动中还设立了剪纸、年画、风筝、美食等节气文化作品创意展位。手工创作者们展示了文创作品,让参观者感受到了传统节气文化的魅力。

 

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相关文章